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63章 万金之赏 (第1/2页)
金钟儿这才松开手,信陵君蹲下身抚尸痛哭,朱亥、唐雎等也都纷纷围拢过来。 原来他们已经接到咸阳“墨家”弟子的通知,知道秦国要派人来行刺,便天天严阵以待。 方才的一切,他们在暗中都看得清楚,当然不容胡伟下手。 但信陵君一直以客礼待胡伟,既不限制自由,更没搜身。 胡伟若是小人,在近距离内,以其剑之毒,就算旁边有金钟儿,恐怕也来不及援救。 所以大家也很为胡伟的深明大义而感叹。 天亮后,信陵君一边盛殓胡伟,一边向安釐王做了汇报。 然后把胡伟的灵柩派人送到咸阳。 为了保护家属不受牵连,他没有把二人结为兄弟之事扩散。 尽管没把详情公诸于世,但胡伟因敬重信陵君之义,宁肯自杀也不愿行刺的事迹却不胫而走,尽人皆知。 战国时的风气仍然崇尚名节,敬重忠、信。 为了收揽人心,秦国仍把胡伟按阵亡将士的规格安葬,秦王政还亲自参加葬礼。 胡伟家中只一妻一女,孤苦伶仃、无依无靠,便被接入宫中抚养,待遇算是不薄。 胡女长大成人后还做了秦王政的妃子,就是秦二世胡亥的母亲。 可惜胡亥没有继承外祖父的遗风,否则秦王朝也许能延续几世。 胡伟的死,宣布行刺计划彻底破产。 而且信陵君在事件过程中单身面敌、临危不乱; 义感胡伟、弥凶险于谈笑间,更加提高了他的名望。 对于吕不韦来说,则有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那种酸溜溜的感觉。 就在吕不韦一筹莫展的时候,忽报故人楼缓来拜。 当年在邯郸郭开的家中,吕不韦和他同桌喝酒、吃过饭,算是有一面之交。 但楼缓在同虞卿舌战中惨败后,回到国内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被“冷落”。 隐居市外郊区,二人就没再见过。 吕不韦入秦后,又忙着“计本收息”发展自己的事业,早把这段交情忘到九霄云外。 楼缓见吕不韦一脸的茫然和陌生,嘻嘻一笑: “当年郭开府中一会,就知公乃非常人! 今日再睹尊颜,实在是三生有幸!” 吕不韦那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,现在也不清楚与自己怎么建立的交情。 但人家既然能提出在郭开家见过面,肯定认识自己。 如果态度冷漠,便违背了“商业原则”。 好在商人修练过“见人三分熟”的功夫,脸上立刻浮起笑容: “您瞧我这记性! 来到秦国后,我还真打听过您,就是不知道在何处发财; 却有劳您亲自光临鄙府,再叙往事,欢迎、欢迎。” 楼缓一笑: “这次来拜访,可不只是为叙旧,而且还要索万金之赏。” “领赏?什么万金之赏?” 瞅着眼前这个矮胖的小老头,吕不韦又陷入茫然。 “不是说谁能除掉魏无忌,就赏万金吗?” “你?” 吕不韦可是真惊讶: “阁下手无缚鸡之力……” 楼缓哈哈大笑: “当年要离以独臂之身而能刺杀庆忌者,凭智取,不以力敌也! 信陵君义倾天下,四海之士无不与他舍身相交,周围高手如林,等闲之辈不能近前。 就算能伤了他,也将成为过街老鼠,活着,天天被追杀,全家不安; 死了,也要受万世唾骂,殃及子孙。 纵有万金,不能安享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