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66章 回家考试 (第1/2页)
徐铮很忙。 只可惜徐光启并没有给徐铮放假,既要编制预决算,又要读书写八股。 徐铮恨不得把自己切成两半,这样就可让时间翻倍。 “终于写好了!”徐铮抬起头,冲着房顶长啸一声,把手中的笔一扔,冲到屋子外面,张大嘴,猛吸着室外的新鲜空气。 “干什么呢,有这会功夫,还不赶紧去背篇文章!”徐光启手里拎着棍子,从屋子后面转了出来。 徐铮垮着脸,“老师,你可是文化人,当世之大儒,咋么动不动拎根棍子到处转悠,太掉价了!来来,弟子帮你拿棍子!” “别打马虎眼!快去背书去。”徐光启示威般挥了挥棍子。 徐铮老老实实进屋。 “另外‘掉价’又是什么新名词?为师又不是贩夫走卒,价格怎么还会掉下来的?” “咳咳咳,就是大失身份的意思。” “一天到晚满嘴的新名词!” “快背书!” “真是命苦不能怨师傅!”徐铮嘀咕了一句,打开了书本。 徐光启拿着徐铮的计划书,开始研究起来。 刚赶到河北景州(今景县)的毕自严,叫停了马车。 “老王,今晚再这里歇息下,你带老夫的名帖去趟衙门,讨份邸报来,老爷我要看看有没有宁远的消息。” “好的,老爷,今晚是住官驿还是客栈?” “住官驿吧,顺便让他们帮我们喂喂马。” “宁远兵变,户部急发饷银,辽东巡抚毕大人,总兵官朱梅等人被乱兵缉拿拷饷,生死未知,袁督师火速赶往辽东平乱。”毕自严一边读着邸报,一边老泪横流。 “八弟,你可要好好的!王家祯,老夫跟你没完!” 宁远城。 和中原地区的很多城镇相比,宁远城要小了很多。 最早的宁远城在宣德五年建成,内城周长五里,外郭九里,内外城各有城门四座,城墙高三丈二尺,底宽三丈,上宽两丈四。 天启三年,宁远城毁于地震,后在袁崇焕的坚持下,由总兵祖大寿、参将高见、贺谦率领四万多人,历经一年复建。 按例共驻军五千五百人,后期人数有所增加,嘉靖45年,马军三千五百八十人、步卒两千六三十五人,屯田军两百二十五人,盐军六十五人,炒铁军四十五人。 “将士们,不要打,不要打!我郭广用性命担保,给你们一个承诺,保证将以最快的速度把军饷发到你们手里!别再打打巡抚大人了!求求你们了!”郭广站在毕自肃身前,拦着了大部分的乱兵。 几个川兵见郭广拦在身前,偷偷的扔掉手里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破鞋子。 毕自肃的脸早已又紫又红,整张脸肿的跟馒头一样,皮肤如同鼓足了气的气球,一戳就破,眼睛只剩下一条缝,嘴角不停的滴着血丝和涎液。 手被绑在身后,整个人躺在地上,半天身体抽搐一下。 “毕大人,你受苦了!” 郭广看着狼狈不堪的毕自肃,心疼的差点哭出声。 “郭副使,我们都知道你是个好人!这事跟你没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