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(第2/2页)
大江南北。
??师傅最终将这套“龙须”扭成了八字,随后将其他的馅料包入糖丝之中,一枚龙须糖也就完成了。
??“哇!真神奇!”雪风最初作为机械知性体,自然是未曾见过什么美食,没有尝过,更不会看到这么奇妙的手艺,此时见得。激动无比。
??没一会儿,一盒龙须酥便已经完工了。
??刘凌接下包装盒,捏起一枚,伸到雪风面前。
??“来,小雪,张嘴。”
??雪风小小的张开嘴,刚好咬下这枚糖酥。
??麦芽糖的甜美和馅料的松脆结合在一起,竟是一种独特的口感。
??正要咀嚼,忽然发现糖丝已经开始融化,竟然黏在了牙齿上。
??“没想到吧?”刘凌看到雪风咀嚼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。脸色也变得有些困惑,神秘的一笑,“这一颗糖,能吃好久呢。”
??一枚糖下肚,总有一块黏在嘴里,甜味可以久久不散去,这也是一绝。
??接下来的一路上,雪风一直在用舌头舔阿舔阿舔的,对于嘴里的糖分爱不释手。
??走到半路,雪风忽然拉了拉刘凌的衣袖。
??“怎么了?”刘凌转头。
??雪风忽的龇起牙来,一拍雪白的小牙齿整整齐齐。
??“嘻嘻”原来是糖舔干净了。
??刘凌会意,微微一笑,摸摸雪风的头。
??雪风立刻眯起了眼,微微缩了缩脖子,露出了享受的表情。
??一路走走玩玩下来。两人手中多了几件稀奇玩意,腻在一起嘻嘻哈哈好不开心。
??从王家宅子出发,一路飞到这座城市,又是上山又是逛街的,此时太阳已经升上头顶了。
??“咕噜噜”
??不知是谁的肚子发出了轻轻的响声。两人忽然就停了下来。
??“雪风肚子饿了。”雪风微微抬起头,望着刘凌的眼睛。
??清澈通透的眼睛就像两枚宝石一般,让人一不小心就沉醉其中。
??“走,带你去吃吃这里的招牌面。”刘凌忽然有了想法。
??奎园面馆,便是刘凌一路的目的地。
??片儿川面是杭州奎元馆老店历史上最具名声的面点之一。也是武林市的招牌美食。
??片儿川面,还是奎元馆初创时小面店的看家面,传说是清时某年浙江举行乡试到杭州来赶考的读书人很多,各地考生齐集杭城,店主为招徕这些读书人的生意,就以倒笃菜、笋片、猪肉片烧制成的大众化面专门供应外地书生。面中添加三只蛋,寓“连中三元”之意。当时有一书生因奎元馆面好价廉,常来吃面,后得中乡试举人第一名“解元”,放榜之日,特到店里向店主致谢,因小面店尚没有招牌,就当场题写“奎元馆”三字作为招牌。
??从此,奎元馆的片儿川面名声大振,食客盈门。凡来杭州应考者,都慕名前来吃面,图个吉利。
??奎元馆的片儿川烹调与众不同,先将猪腿肉、笋肉分别切成长方薄片,将倒笃菜切成碎末。将锅放在火上,下猪油烧化后。先下肉片略煸,再投入笋片,加入酱油略煸,最后放碎倒笃菜和适量沸水继续炒匀略煮,即成浇头出锅。在此同时,将面条放入另一沸水锅内煮熟,捞出迅速甩干水分,倒回炒浇头的锅内略煮,加入味精,浇入猪油。起锅,分别盖上浇头即成。面滑汤浓,肉片鲜嫩,笋菜爽口。
??南宋以来,杭州话多带“儿”音,如“筷子”则念做“筷儿”,且“儿”音较之现在的北方音更为厚重,又因“氽”与“川”同音,本是菜料皆成“片儿状”,于是“片儿氽”就叫成了“片儿川”。
??还是这家面馆这碗面,还是这熟悉的味道,两人当即将面前不小的一碗面吃了个底朝天。
??“好吃!这汤真美味!”雪风摸着由于吃太饱有些微微鼓起的肚子,满足的称赞道。
??“我推荐的,会不好吃吗?”刘凌很是自豪的拍了拍胸脯。
??“那……”雪风,眼睛滴溜溜的一转,脑袋里不知道想好了什么鬼主意,“刘凌抱我回去吧。”
??“为什么啊?”刘凌脸上含着笑意。
??“因为雪风吃太饱了,走不动了。”雪风毫不隐瞒。
??“那为什么下山的时候却能跑那么快呢?”
??“因为……”
??“因为?”
??“因为肚子不饿呀!”雪风想了好久,得出了这么一个正确却没有意义的答案。
??“呵”
??刘凌一笑,将雪风抱了起来,公主抱。
??雪风嘻嘻地笑着,看着刘凌。
??“走了,回去了,还得在天黑之前赶到呢。”
??“好——”反正不用走路,雪风拉长声音应和道。